电针结合脑BOLD-fMRI与传统针刺治疗偏瘫患者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何晓浩, 孙淑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10) : 86 -88.

PDF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10) : 86 -88. DOI: 10.20267/j.issn.2096-3807.2025.10.026

电针结合脑BOLD-fMRI与传统针刺治疗偏瘫患者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脑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在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单侧缺血性脑卒中(CIS)偏瘫患者开展研究。将其以电脑编号奇偶数字法分为电针组(n=30)与传统针刺组(n=30)。传统针刺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区活动参数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分析FM、BI评分与脑区活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后左楔叶与左岛叶低频振幅(ALFF)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脑区ALFF值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各脑区ALFF值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与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电针组高于传统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LFF值与FM、BI评分均呈正相关的脑区有中央前后回、左侧尾状核、左侧壳核、左侧苍白球、左侧颞下回、左侧小脑(P<0.05),ALFF值与FM、BI评分呈负相关的脑区有左侧额上回、左侧楔叶、双侧后扣带回(P<0.05)。结论:电针对CIS偏瘫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针刺,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OLD-fMRI的ALFF值可实现对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 偏瘫 / 电针 / 针刺 / 脑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何晓浩, 孙淑霞. 电针结合脑BOLD-fMRI与传统针刺治疗偏瘫患者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 9(10): 86-88 DOI:10.20267/j.issn.2096-3807.2025.10.02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