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特征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研究

刘振明, 闫瑞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13) : 53 -55.

PDF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13) : 53 -55. DOI: 10.20267/j.issn.2096-3807.2025.13.016

CT特征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CT影像特征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月—2023年11月20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肺癌患者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将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82),未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纳入未转移组(n=118)。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该预测模型的效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肿瘤大小及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占比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肿瘤形态、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是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并以此构建CT影像学预测模型;毛刺征、分叶征则与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CT影像学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95%CI 0.680~0.819。结论:根据CT影像学特征可预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影像组学 / CT特征 / 肺癌 / 纵隔淋巴结转移 / 预测模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振明, 闫瑞芳. CT特征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 9(13): 53-55 DOI:10.20267/j.issn.2096-3807.2025.13.01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