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在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王春霞, 李亭亭, 庄晓萍, 耿志君, 刘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15) : 27 -30.

PDF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15) : 27 -30. DOI: 10.20267/j.issn.2096-3807.2025.15.008

超声检查在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54例初产妇,在产后42 d~2个月行腹部超声和盆底超声检查,探讨PFD与分娩方式之间的关联,并对相关超声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4例产妇中盆底功能异常226例,检出率为63.84%(226/354)。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中PFD的比例为71.88%(184/256),高于剖宫产产妇的42.86%(4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D的类型包括膀胱膨出223例(尿道内口漏斗形成17例)、子宫脱垂19例、会阴体过度运动33例。静息状态下,盆底功能正常产妇膀胱颈与参考线的距离(BSD)大于PFD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瓦氏动作下,PFD产妇肛提肌裂孔面积(LHA)及膀胱颈移动范围(BND)均大于盆底功能正常产妇,BSD小于盆底功能正常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PFD与分娩方式密切相关,尤其是经阴道分娩的女性更容易出现PFD。超声检查可以有效评估产后女性盆底功能,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超声检查 / 分娩方式 / 肛提肌裂孔面积 / 膀胱颈移动范围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春霞, 李亭亭, 庄晓萍, 耿志君, 刘丽. 超声检查在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 9(15): 27-30 DOI:10.20267/j.issn.2096-3807.2025.15.00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