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超声在不同状态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卞丽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15) : 146 -148.

PDF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15) : 146 -148. DOI: 10.20267/j.issn.2096-3807.2025.15.046

盆底超声在不同状态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对不同状态下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10月于兴化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57例产后PFD患者设为PFD组,选取同期入院行产后常规体检的51名无盆底功能障碍者设为健康组。两组受试者入院后均接受静息及乏氏运动(Valsalva)状态下盆底超声检查。比较PFD组、健康组及顺产、剖宫产后合并PFD者静息、Valsalva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LHA)及前后、左右径,膀胱颈角度、膀胱旋转角度及膀胱颈移位移距离和盆底功能异常检出率;分析盆底超声对产后PFD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健康组比较,PFD组静息、Valsalva状态下的LHA、肛提肌裂孔前后、左右径及膀胱颈角度、位移距离、膀胱旋转角度均升高,且膀胱膨出、子宫脱垂检出率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剖宫产后PFD者,顺产后PFD者静息、Valsalva状态下的LHA、肛提肌裂孔前后、左右径、膀胱颈位移距离、膀胱旋转角度及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角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超声对产后PFD的诊断灵敏度为91.23%,特异度为86.27%,阳性预测值为88.14%,阴性预测值为89.80%,准确率为88.89%。结论:产后42 d~3个月内予以初产妇盆底超声检查,分析受检者静息、Valsalva肛提肌裂孔、膀胱超声参数变化后可实现产后PFD的有效筛查,还可实现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为产后个体化康复指导提供依据。

关键词

盆底超声 /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 肛提肌裂孔 / 膀胱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卞丽君. 盆底超声在不同状态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 9(15): 146-148 DOI:10.20267/j.issn.2096-3807.2025.15.04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