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块特征与基于CT-FFR诊断的心肌缺血的关系

费锋, 万晓晓, 陈则君, 李晓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18) : 69 -71.

PDF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18) : 69 -71. DOI: 10.20267/j.issn.2096-3807.2025.18.021

斑块特征与基于CT-FFR诊断的心肌缺血的关系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斑块特征与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流储备分数(CT-FFR)诊断的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10月江阴市人民医院均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CT-FFR测量的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借助CT-FFR技术,对所有病变血管展开全面测量,根据CT-FFR值将患者分为心肌缺血组(CT-FFR值≤0.8)和非心肌缺血组(CT-FFR值>0.8),随后对两组斑块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斑块特征与心肌缺血性病变的关联。结果:200例患者有285条血管CT-FFR值>0.8,132条血管CT-FFR值≤0.8。心肌缺血组血管的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斑块长度、钙化积分及中重度狭窄比例均高于非心肌缺血组,且最小管腔直径(MLD)、最小管腔面积(MLA)低于非心肌缺血组(P<0.05);而两组正性重构、非钙化斑块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斑块特征中的斑块总体积、斑块长度、钙化斑块体积、MLD、MLA、钙化积分、管腔中重度狭窄是诱发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肌缺血的预测指标涵盖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斑块长度、钙化积分、MLD、MLA和管腔狭窄,CT-FFR可进一步增强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

关键词

心肌缺血 /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血流储备分数 / 冠状动脉疾病 / 诊断价值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费锋, 万晓晓, 陈则君, 李晓成. 斑块特征与基于CT-FFR诊断的心肌缺血的关系[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 9(18): 69-71 DOI:10.20267/j.issn.2096-3807.2025.18.02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