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1例

钟毅, 王秋实, 罗芙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19) : 123 -125.

PDF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19) : 123 -125. DOI: 10.20267/j.issn.2096-3807.2025.19.037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1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1月于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就诊的1例44岁女性LCA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CT/MRI)及术后病理结果,结合文献复习总结LCA的特征。结果?:患者脾脏显著增大,CT示脾内多发囊实性结节,增强后实性成分渐进性强化,分隔明显强化;MRI显示病灶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伴低信号分隔,病灶内有斑点状低信号,符合LCA典型“雀斑征”,DWI部分弥散受限,增强呈向心性强化。术中见脾与左肝粘连,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一、互相吻合的血管腔构成,部分腔隙狭窄或扩张,管腔内可见乳头状结构,病理证实为LCA,免疫组化CD68、CD31阳性,CD34阴性。结论?:LCA影像学表现与血管腔结构、含铁血黄素沉积及免疫表型密切相关,多模态影像分析有助于诊断,但需与脾血管瘤、错构瘤及窦岸细胞血管肉瘤鉴别,最终确诊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

关键词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 / CT / MRI / 影像学特征 / 病理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钟毅, 王秋实, 罗芙容.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1例[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 9(19): 123-125 DOI:10.20267/j.issn.2096-3807.2025.19.03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