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组织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定量检测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安燕芳, 孟勇, 陆敬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6, Vol. 0 ›› Issue (06) : 505 -507.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6, Vol. 0 ›› Issue (06) : 505 -507.

大肠癌组织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定量检测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原癌基因bcl-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定量检测48例大肠癌、32例大肠腺瘤、18例正常肠黏膜PCNA与Bcl-2。结果PCNA的表达在正常肠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呈递增趋势,随癌分化程度的降低、伴有淋巴结转移,PCNA明显增高(P<0.05,P<0.01)。Bcl-2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分别为79.54%±11.41%和65.78%±12.95%,两者均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P<0.01),癌又高于腺瘤(P<0.01);Bcl-2在高、中、低分化癌组织中逐渐降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Bcl-2与PCNA无相关关系。结论大肠癌PCNA表达与其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Bcl-2的表达与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定量检测大肠肿瘤中PC-NA和Bcl-2对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预测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肠腺瘤 / 大肠癌 / Bcl-2 / 增殖细胞核抗原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安燕芳, 孟勇, 陆敬华 大肠癌组织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定量检测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6, 0(06): 505-50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