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左心室测压和造影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

徐晤,夏勇,陈建辉,吴建东,张超群,杨煜,潘德锋,徐通达,郭密娟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5, Vol. 0 ›› Issue (05) : 401 -404.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5, Vol. 0 ›› Issue (05) : 401 -404.

利用左心室测压和造影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在介入诊疗时,利用左室压力曲线描记和左室造影的方法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方法分别于介入治疗(PCI)前后连续记录左心室与主动脉压力曲线并取右前斜位30°行左室造影,测量并计算左室压力曲线和左室造影所体现的各项心室功能的指标,包括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压(LVEDP)、室腔硬度常数(K)、等容舒张期压力下降时间常数(T),并绘制心室压力-容积环。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冠状动脉狭窄的发展,典型压力-容积环向右上方移位。PCI术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但不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作为常规检查的左室压力曲线描记和左室造影方法,可以较敏感、客观、全面、有效地反映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它能定量直观地在术中反映多项心室功能指标,可用于评价PCI术对心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介入治疗 / 左心室 / 压力曲线 / 造影 / 心功能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徐晤,夏勇,陈建辉,吴建东,张超群,杨煜,潘德锋,徐通达,郭密娟 利用左心室测压和造影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5, 0(05): 401-40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