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胃窦黏膜D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王琳,张大红,李庆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5, Vol. 0 ›› Issue (04) : 314 -317.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5, Vol. 0 ›› Issue (04) : 314 -317.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胃窦黏膜D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胃窦黏膜D细胞的形态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单纯缺血组(ISC)、缺血-再灌注1h组(IR1)、6h组(IR2)和24h组(IR3),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胃窦黏膜D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正常组大鼠胃窦黏膜中D细胞主要分布于幽门腺的中、下13处,形态多样;和正常组比较,D细胞的数目在ISC组和IR1组明显减少,细胞多为圆形,很少见有胞质突起;在IR2组和IR3组则可见D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形态多样,并可见D细胞也分布于幽门腺上13处。结论胃窦黏膜中D细胞的形态数量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有变化,提示生长抑素参与了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关键词

D细胞 / 胃缺血-再灌注损伤 / 免疫组织化学 / 大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琳,张大红,李庆明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胃窦黏膜D细胞的形态学观察[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5, 0(04): 314-31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