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形态学发育和分布特征。方法 行大鼠出生前后不同时期的脑黑质区段连续冠状石蜡切片,以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DA能神经元,焦油紫染色确定黑质区域,进行光镜观察以及细胞形态学指标的测量。结果 胚胎(embryonicday ,E)第13天龄(E13)时,开始于中脑腹侧出现TH阳性(TH+ )细胞。至E16时,中脑腹侧这些细胞的数量和密度达到最大值,此后又逐渐下降,且于出生后早期这些TH+ 细胞的减少最为显著。至生后第14天龄(P14 )时,中脑腹侧黑质区域TH+ 细胞的分布和密度不再明显改变,与成年期状态接近。胚胎期,TH+ 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随着胚胎发育,其突起逐渐伸长,分支也逐渐增多。出生后,TH+ 细胞逐渐表现为成熟神经元的形态特征。结论 大鼠脑黑质DA能神经元的发育发生在个体出生前后,呈现先大量形成后又逐渐减少的过程,与此同时,其形态趋向成熟。至P14时,DA能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学发育基本成熟。
关键词
多巴胺能神经元
/
发育
/
形态学
/
大鼠
Key words
张建枝,丁艳霞,刘洪梅,张凤真,高殿帅
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形态学发育[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5, 0(02): 99-102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