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

宓晓鸣, 戴晓波, 陆一峰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8, Vol. 0 ›› Issue (12) : 806 -808.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8, Vol. 0 ›› Issue (12) : 806 -80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相关性。方法230例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黏膜组织Giemsa染色法进行Hp检测。根据Hp感染情况分组,比较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在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Hp阳性组12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黏膜腺体轻度萎缩84例(65.1%),中重度45例(34.9%);轻度肠上皮化生48例(37.2%),中重度23例(17.8%);轻度异型增生31例(24.0%),重度6例(4.6%)。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胃黏膜中重度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重度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腺体中重度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重度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关系较为密切。

关键词

胃炎,萎缩性 / 幽门螺杆菌 / 肠上皮化生 / 异型增生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宓晓鸣, 戴晓波, 陆一峰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8, 0(12): 806-80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