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的建立及排斥反应观察

邵永, 董家鸿, 王曙光, 别平, 李晓武, 王槐志, 张玉君, 李昆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8, Vol. 0 ›› Issue (09) : 561 -564.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8, Vol. 0 ›› Issue (09) : 561 -564.

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的建立及排斥反应观察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建立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并观察其排斥反应的规律。方法近交系大鼠随机分为G1(BN-BN)、G2(SD-Wistar)和G3(LEW-BN)3组,每组18对。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一般情况,生存期,术后第3、7、14、21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移植肝病理学变化,根据Banff标准判断排斥反应强度。结果G1、G2大鼠1月存活率为100%;G3大鼠急性排斥反应于术后第3天始发生,第7天后逐渐加重,第14天达到高峰,除并发症致死外,余大鼠均在20天内死于Ⅲ级排斥反应。G3术后各时相点ALT、TBIL均明显高于G1、G2(P<0.05)。G3移植肝病理检查呈典型的排斥反应,而G1、G2没有。结论LEW-BN大鼠组合为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但近交系大鼠手术耐受性差,建模难度大,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模型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肝移植 / 近交系大鼠 / 急性排斥模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邵永, 董家鸿, 王曙光, 别平, 李晓武, 王槐志, 张玉君, 李昆 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的建立及排斥反应观察[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8, 0(09): 561-56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