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gE测定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临床意义

李海英, 程浩, 高锦程, 岑建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7, Vol. 0 ›› Issue (03) : 178 -180.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7, Vol. 0 ›› Issue (03) : 178 -180.

血清IgE测定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IgE及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调查已检测血清总IgE值及血液EOS计数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240例,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多种过敏性皮肤病的血清IgE值及血液EOS计数异常。在特应性皮炎(AD)组中血清IgE异常增高率显著高于荨麻疹组(UA)(χ2=17.0,P<0.005)、慢性湿疹组(CE)(χ2=7.02,P<0.01)及痒疹和瘙痒症(PP)组(χ2=10.49,P<0.005),并且AD组的血清IgE值亦明显高于UA组(P<0.01)、CE组(P<0.05)及PP组(P<0.01)。在IgE正常组中,AD组的IgE值仍明显高于其他各类疾病组(P均<0.05)。AD组的EOS计数显著高于UA组、CE组和PP组(P均<0.05),但各组IgE值与EOS计数在统计学上均无明显相关性(-0.07<γ<0.21)。结论血清IgE及血液中EOS在许多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分别起一定的作用,IgE可能在A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并未发现两者的异常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 IgE / 嗜酸性粒细胞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海英, 程浩, 高锦程, 岑建萍 血清IgE测定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临床意义[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7, 0(03): 178-18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