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前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杨春, 徐凯, 韩献军, 沈霞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7, Vol. 0 ›› Issue (01) : 46 -49.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7, Vol. 0 ›› Issue (01) : 46 -4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前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imaging,CTPI)预测不可逆性脑缺血损伤的价值及溶栓治疗后CTPI各参数变化过程。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3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24h)行CTPI检查,并复查平扫CT及CTPI,分析梗死区和半暗带的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cerebralbloodflow,rCBF)、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cerebralvolume,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meantransmittime,rMTT)、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timetopeak,rTTP)的数值变化。结果中心梗死区各参数的阈值为rCBF<15.1%、rCBV<25.7%、rMTT>253.3%、rTTP>106.3%。半暗带各参数的阈值为rCBF>34.7%、rCBV>62.7%、rMTT<230.6%、rTTP<115.0%。rCBF与rCBV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预测不可逆性脑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溶栓治疗后梗死区rCBF、rCBV均逐渐升高。结论CTPI可预测脑缺血组织的预后。rCBF与rCBV联合应用有利于梗死区和半暗带的判定。溶栓治疗后由于造影剂外渗及血管再生导致梗死区rCBF、rCBV均逐渐升高。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 脑缺血 / 半暗带 /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灌注成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春, 徐凯, 韩献军, 沈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前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7, 0(01): 46-4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