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附27例报告

张秀忠, 任泽强, 张蓬波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9, Vol. 29 ›› Issue (06) : 373 -375.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9, Vol. 29 ›› Issue (06) : 373 -375.

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附27例报告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6年间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27例(100%)病理形态均为梭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117的阳性率为96.3%(26/27),CD34的阳性率为88.9%(24/27)。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12例)、黑便(9例)、腹部肿块(6例)。病变部位在胃体(17例)、胃底(6例)、贲门(3例)、胃窦(1例)。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20例随访1个月5.5年,复发转移2例,复发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例。结论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是诊断胃间质瘤的必要手段。外科手术是胃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适当的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可以改善GSTs患者预后。

关键词

胃间质瘤 / 免疫组织化学 / 外科手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秀忠, 任泽强, 张蓬波 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附27例报告[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9(06): 373-37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