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骨髓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

丰炳峰, 董晨, 关凤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9, Vol. 29 ›› Issue (04) : 226 -229.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9, Vol. 29 ›› Issue (04) : 226 -229.

全骨髓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方法,研究MS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体外培养和连续传代,在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利用四唑盐比色(MTT)法测定MSC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FCM)鉴定MSC膜抗原。结果原代分离的MSC在接种后48 h贴壁,细胞形态为椭圆形、多角形及短梭形,12天时细胞呈长梭形并达到90%单层融合。经传代扩增,细胞进一步纯化。细胞传代后2天内处于潜伏期,3天后进入生长期,7天后进入平台期。FCM检测CD45、CD90阳性率分别为19.60%、95.38%。结论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MSC,用此方法培养的细胞生长稳定,增殖能力活跃,具有MSC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为其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 骨髓 / 贴壁法分离培养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丰炳峰, 董晨, 关凤军 全骨髓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9(04): 226-22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