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张咏梅, 胡霞, 周晓燕, 张建福, 石玥, 马小波, 乔伟丽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8, Vol. 0 ›› Issue (09) : 565 -568.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8, Vol. 0 ›› Issue (09) : 565 -568.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gastricischemia/reperfusion,GI/R)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大鼠腹腔动脉30 min,去除动脉夹再灌注1 h的GI/R损伤模型,于静脉注射PDTC后,肉眼计数胃黏膜损伤指数,并运用免疫组化及TdT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实验技术,观察PDTC对大鼠GI/R后胃黏膜细胞坏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夹闭大鼠腹腔动脉30 min再灌注1 h后可造成胃黏膜明显损伤,静脉注射PDTC 200 mg/kg可明显减轻GI/R损伤,并使胃黏膜细胞增殖增加、凋亡减少。结论静脉注射PDTC对G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抑制胃黏膜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关键词

胃缺血/再灌注 /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 / 增殖 / 凋亡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咏梅, 胡霞, 周晓燕, 张建福, 石玥, 马小波, 乔伟丽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8, 0(09): 565-56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