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

宗志军, 潘道波, 曾因明, 杨柳, 吴雪峰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8, Vol. 0 ›› Issue (04) : 265 -267.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8, Vol. 0 ›› Issue (04) : 265 -267.

氟比洛芬酯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防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骨科脊柱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A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FA组于手术缝合皮肤前约20~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照组注射0.9%NS(0.1 ml/kg)。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停止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比较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期的疼痛程度和拔管后需要追加芬太尼的例数。结果FA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FA组停止瑞芬太尼后发生急性中等和严重疼痛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拔管后需要追加芬太尼的人数也远远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20~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能够防治停止麻醉后因瑞芬太尼的快速代谢而引起的术后急性疼痛,而且不影响自主呼吸恢复和意识恢复。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 瑞芬太尼 / 全身麻醉 / 镇痛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宗志军, 潘道波, 曾因明, 杨柳, 吴雪峰 氟比洛芬酯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8, 0(04): 265-26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