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异丙酚靶控输注镇静的临床研究

张月英, 刘金东, 段世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8, Vol. 0 ›› Issue (01) : 8 -10.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08, Vol. 0 ›› Issue (01) : 8 -10.

小儿异丙酚靶控输注镇静的临床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观察将Marsh成人药代参数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小儿术中镇静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与镇静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SAⅠ级无神经精神系统疾患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小儿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不用镇静药。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连接脑电监护仪监测BIS。用TCI技术输注异丙酚镇静,用镇静警醒评分(OAA/S)评价镇静程度。充分镇静后,实施骶管或硬膜外阻滞。记录不同时点的血压、心率、BIS、OAA/S、丙泊酚预期理论浓度(Cp)以及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并发症。结果平均诱导时间为(即清醒至OAA/S≤1)(302.6±60)s,相应BIS为66±10;靶控后恢复时间(即停药至OAA/S≥2)(14.6±3.3)min,相应BIS为86.2±6.0;异丙酚诱导剂量(1.9±0.7)mg/kg,异丙酚维持剂量(8.3±3.3)mg·kg-1·h-1,异丙酚目标浓度保持在2~3mg/L,术中BIS值保持在62±11。诱导及维持中血压、心率稳定,未出现呼吸抑制(SpO2≥95%)。BIS与镇静评分的相关性较好。结论Marsh成人药代参数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小儿术中镇静安全有效,BIS是较好的镇静程度监测指标。

关键词

靶控输注 / 异丙酚 / 脑电双频指数 / 镇静警醒评分 / 小儿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月英, 刘金东, 段世明 小儿异丙酚靶控输注镇静的临床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8, 0(01): 8-1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