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治疗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新发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刘宏, 张晓膺, 占向鸿, 钱永祥, 狄冬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1, Vol. 31 ›› Issue (12) : 826 -828.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1, Vol. 31 ›› Issue (12) : 826 -828.

他汀类药物治疗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新发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研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早期新发心房纤颤(房颤)的相关因素及术前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OPCAB的124例患者资料,选取备选危险因素,以术后新发房颤为终点,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因素,将P<0.25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后退法筛选危险因素。明确与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相关的独立因素。结果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0.25的指标有术前他汀类药物治疗时间、年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术前他汀类药物治疗时间是术后房颤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OPCAB术后早期新发房颤与年龄及术前他汀类药物治疗时间密切相关,高龄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他汀类药物治疗时间延长可能具有预防作用。

关键词

心房纤颤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他汀类药物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宏, 张晓膺, 占向鸿, 钱永祥, 狄冬梅 他汀类药物治疗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新发房颤的相关性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1(12): 826-82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