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与腋淋巴结转移关系

李燕, 钟青, 崔建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0, Vol. 30 ›› Issue (10) : 687 -690.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0, Vol. 30 ›› Issue (10) : 687 -690.

乳腺癌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与腋淋巴结转移关系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征象与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95例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前1周内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将病灶大小等二维及血流等彩超征象与术后腋淋巴结状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后病理显示腋淋巴结转移34例,未转移6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测值最大径>2 cm、前后径>左右经(AP/W>1)、边缘有毛刺、病灶边界模糊、病灶血流信号分级(0级)、血流分布类型及动脉血流峰速值(PSV)>25 cm/s(P<0.05)是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6、5.2、5.5、6.0、2.1、1.8和3.6。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超声最大径>2 cm、AP/W>1及边缘有毛刺3种超声征象进入方程,预测模型为P=1/〔1+e-(-2.67+1.21x+1.14y+1.37z)〕,以0.45为界值(cutoff),模型诊断敏感性79.41%,特异性67.21%,阳性预测值57.46%,阴性预测值85.42%,正确率71.53%。结论病灶超声最大径>2 cm、边缘毛刺征及AP/W>1为独立预测腋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征象,可于术前帮助无创性诊断腋淋巴结有无转移。

关键词

乳腺癌 / 腋淋巴结 / 超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燕, 钟青, 崔建华 乳腺癌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与腋淋巴结转移关系[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10): 687-69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