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蛋白和临床特征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影响:一项淮海淋巴瘤协作组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聂山林, 沈子园, 贺晨露, 孙倩, 张硕, 胡灵灵, 刘沁华, 张颢, 姚明康, 苗雨青, 叶静静, 朱太岗, 李菲, 闫冬梅, 李振宇, 金英良, 桑威, 徐开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1, Vol. 41 ›› Issue (10) : 718 -723.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1, Vol. 41 ›› Issue (10) : 718 -723.

血清铁蛋白和临床特征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影响:一项淮海淋巴瘤协作组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及相关临床特征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20年11月7家医疗中心确诊的202例初诊DLBCL且具有确切血清铁蛋白数值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通过Max Stat统计量计算铁蛋白、年龄和白蛋白的最佳截断值,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影响DLBCL患者生存结局的变量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202例初诊DLBCL患者中,男性105例(52%)、女性97例(48%),中位年龄58岁,Ann ArborⅠ-Ⅱ期74例(36.6%),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表明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年龄及白蛋白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年龄和白蛋白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46μg/L、74岁和38.5g/L;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铁蛋白、年龄和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对DLBCL预后有影响;在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低危和低中危组中,铁蛋白<246μg/L和铁蛋白≥246μg/L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显著(P<0.05),但在BCL-2+组、BCL-6-组、IPI高中危和高危组未发现明显差异。结论血清铁蛋白是DLBCL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有助于区分IPI低风险患者中的预后较差者。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 预后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聂山林, 沈子园, 贺晨露, 孙倩, 张硕, 胡灵灵, 刘沁华, 张颢, 姚明康, 苗雨青, 叶静静, 朱太岗, 李菲, 闫冬梅, 李振宇, 金英良, 桑威, 徐开林 血清铁蛋白和临床特征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影响:一项淮海淋巴瘤协作组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1(10): 718-72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