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婴幼儿喘息6岁后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昌凤, 李建, 李艳丽, 王阳, 樊媛, 陈晓杰, 陈昌秀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1, Vol. 41 ›› Issue (09) : 661 -666.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1, Vol. 41 ›› Issue (09) : 661 -666.

徐州市婴幼儿喘息6岁后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徐州市婴幼儿喘息6岁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月在徐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1集团军医院儿科住院的0~3岁喘息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以电话、门诊随访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一步收集资料。6岁后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作为哮喘组,其余患儿作为非哮喘组,统计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并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徐州市婴幼儿喘息6岁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为27.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3岁内喘息发作次数>3次、活动诱发(无发热症状)的喘息、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后、一级亲属过敏史、剖宫产出生、幼时有湿疹和(或)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临近马路、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4%、吸入性过敏原阳性、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父母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和不遵医嘱治疗喘息共13个因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中3岁内喘息发作次数>3次、活动诱发(无发热症状)的喘息、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后、一级亲属过敏史、幼时有湿疹和(或)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4%、吸入性过敏原阳性和不遵医嘱治疗喘息共9个因素是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徐州市婴幼儿喘息6岁后支气管哮喘发生率为27.2%,独立危险因素为:3岁内喘息发作次数>3次、活动诱发(无发热症状)的喘息、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后、一级亲属过敏史、幼时有湿疹和(或)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4%、吸入性过敏原阳性和不遵医嘱治疗喘息。

关键词

徐州市 / 婴幼儿喘息 / 6岁后发生 / 支气管哮喘 / 危险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昌凤, 李建, 李艳丽, 王阳, 樊媛, 陈晓杰, 陈昌秀 徐州市婴幼儿喘息6岁后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分析[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1(09): 661-66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