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特征评估

单思维, 刘从兵, 魏伟, 袁方, 胡春峰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1, Vol. 41 ›› Issue (03) : 200 -204.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1, Vol. 41 ›› Issue (03) : 200 -204.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特征评估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CT)患者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s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 RLN)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特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右叶或双叶PTC患者,共158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病理LN-pr RLN转移情况,将上述患者分为转移组(n=34)和对照组(n=124)。比较2组临床和声像图特征,分析与LN-pr RLN转移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PTC患者的LN-pr RLN转移率为21.52%(34/158)。LN-pr RLN转移组和对照组在年龄、肿瘤直径、包膜浸润、多灶性、喉前淋巴结及右侧喉返神经前方淋巴结(lymph nodes an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ar RLN)转移情况、超声显示肿瘤接触被膜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侧肿瘤直径、包膜浸润、喉前淋巴结及LN-ar RLN转移情况均与LN-pr RLN转移显著相关(P均<0.05)。ROC曲线显示预测LN-pr RLN转移的右肿瘤直径的最佳截断值为12.7 mm,ROC曲线下面积(AUC)=0.7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和72.9%。结论 PTC患者中,对于右侧叶肿瘤直径≥12.7 mm、包膜浸润、喉前淋巴结及LN-ar RLN转移,应进行预防性LN-pr RLN清扫。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 超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单思维, 刘从兵, 魏伟, 袁方, 胡春峰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特征评估[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1(03): 200-20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