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分流管治疗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疗效分析

郑泽洲, 郑邦希, 郭大华, 林运全, 金永寿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Vol. 40 ›› Issue (08) : 579 -582.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Vol. 40 ›› Issue (08) : 579 -582.

可调式分流管治疗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疗效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可调式分流管治疗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汕头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1日—2019年5月30日收治的40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的INPH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20例使用固定压力分流管(对照组),另外20例使用可调式分流管(实验组)。通过分析10 m行走试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通过Evans指数(EI)和胼胝体角(CA)的影像学方法来评估患者脑室的改善情况。使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通过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2组的全面认知情况。采用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和斯特鲁普色词测试(SCWT)评估2组的执行功能。观察并记录2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10 m行走试验时间及步数、MMSE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EI低于对照组,CA大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MoCA总分、视觉空间、注意力和执行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FAB和SCW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vs.30%,P <0.05)。结论与固定压力分流管相比,可调式分流管行VPS治疗INPH具有更明显的治疗效果以及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 / 可调式分流管 / 脑室-腹腔分流术 / 并发症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郑泽洲, 郑邦希, 郭大华, 林运全, 金永寿 可调式分流管治疗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疗效分析[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0(08): 579-58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