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膀胱癌中的临床意义

乐翔, 胡可义, 陈仁富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Vol. 40 ›› Issue (08) : 575 -578.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Vol. 40 ›› Issue (08) : 575 -57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膀胱癌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膀胱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首诊膀胱癌患者(观察组)、膀胱癌术后复查的患者(膀胱癌复发为对照组1,未复发为对照组2)及符合标准的非肿瘤非炎性疾病的患者(正常组)。测定外周血VEGF、NLR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1的VEGF、NL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与正常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1之间及对照组2与正常组之间的VEGF和NLR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中肿瘤的不同分期、分级、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在VEGF和NLR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P <0.05)。膀胱癌患者的VEGF与NLR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0.886,P <0.05)。结论联合监测膀胱癌患者VEGF和NLR在评估膀胱癌病理特征及预后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膀胱癌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乐翔, 胡可义, 陈仁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膀胱癌中的临床意义[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0(08): 575-57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