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程度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伴肾损害患者预后的临床相关性

张丹, 李胜开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Vol. 40 ›› Issue (07) : 496 -501.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Vol. 40 ›› Issue (07) : 496 -501.

贫血程度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伴肾损害患者预后的临床相关性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贫血程度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伴肾损害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120例首发AAV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伴有贫血。将其按血红蛋白(Hb)水平分为3组,即Hb≥90 g/L组、60 g/L≤Hb <90 g/L组、Hb <60 g/L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不同Hb水平与AAV伴肾损害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不同Hb水平患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24 h尿蛋白定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 <60g/L组患者病死率高于另外2组(P <0.01)。不同Hb水平患者远期肾脏存活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AAV伴肾损害患者常常伴有贫血,Hb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预测预后。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 血管炎 / 肾损害 / 贫血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丹, 李胜开 贫血程度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伴肾损害患者预后的临床相关性[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0(07): 496-50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