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动脉CO2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比值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中的应用

程书立, 柳彩侠, 曹健锋, 徐维, 朱莎莎, 许继元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Vol. 40 ›› Issue (07) : 524 -527.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Vol. 40 ›› Issue (07) : 524 -527.

中心静脉-动脉CO2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比值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中的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评估中心静脉-动脉CO2分压差〔P (cv-a) CO2〕/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C(a-cv)O2〕比值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中的价值。方法根据复苏治疗6 h后P (cv-a) CO2/C(a-cv)O2比值监测结果将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n=31):P (cv-a) CO2/C(a-cv)O2比值<1.8,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对照组(n=12):P (cv-a) CO2/C(a-cv)O2比值≥1.8,ScvO2≥70%。观察2组患者复苏治疗开始时(T0)和复苏6 h(T6)、24 h(T24)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以及动脉血及中心静脉血血气分析结果,记录乳酸、ScvO2、动脉血CO2分压(PaCO2),并计算P (cv-a) CO2、动脉血氧含量、中心静脉血氧含量、氧输送(DO2)、氧耗(VO2),并记录患者复苏治疗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入住ICU及总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结果①循环及氧代谢指标:在T24时治疗组HR、乳酸下降,DO2、VO2升高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 <0.05);在T6、T24时治疗组较对照组CI升高更加显著(P<0.05);②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均下降,在T24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 <0.05);治疗组入住ICU及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cv-a) CO2/C(a-cv)O2比值能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微循环灌注及组织细胞氧摄取情况,与P(cv-a) CO2/C(a-cv)O2比值≥1.8的患者相比P(cv-a)CO2/C(a-cv)O2比值<1.8的患者组织氧供改善显著,入住ICU及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但两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比值 / 液体复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程书立, 柳彩侠, 曹健锋, 徐维, 朱莎莎, 许继元 中心静脉-动脉CO2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比值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中的应用[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0(07): 524-52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