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征象联合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对孤立性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罗红英, 任伍波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2) : 151 -156.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2) : 151 -156.

CT征象联合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对孤立性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CT征象联合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对孤立性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97例孤立性肝癌患者,术前均接受CT检查和血清PIVKA-Ⅱ检测。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MVI组和未发生MVI(n-MVI)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孤立性肝癌发生MVI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CT征象联合血清PIVKA-Ⅱ对孤立性肝癌发生MVI的预测效能。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97例孤立性肝癌MVI发生率为30.07%。MVI组肿瘤直径、肿瘤边缘、包膜类型、晕征、血清PIVKA-Ⅱ与n-MV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肿瘤边缘(OR=2.236)、包膜类型(OR=3.075)、晕征(OR=2.129)和血清PIVKA-Ⅱ(OR=2.528)是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肿瘤边缘、包膜类型、晕征、血清PIVKA-Ⅱ单独预测MV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5、0.763、0.601、0.759,上述CT征象联合血清PIVKA-Ⅱ预测MVI的AUC为0.853(95%CI:0.739~0.967),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为83.87%、78.79%、80.41%。结论 孤立性肝癌MVI患者具有肿瘤边缘欠光滑、包膜不完整、晕征等CT征象,血清PIVKA-Ⅱ明显升高,上述CT征象联合血清PIVKA-Ⅱ能有效预测MVI。

关键词

孤立性肝癌 / 微血管侵犯 / CT征象 / 异常凝血酶原 / 预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罗红英, 任伍波 CT征象联合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对孤立性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5(02): 151-15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