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气道狭窄患者硬质支气管镜术后咽喉痛(POST)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4年8—11月择期在硬质支气管镜下治疗气道狭窄的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8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在双侧合谷穴和内关穴行TEAS,至患者出手术室前停止;对照组于相同穴位放置电极片,但不进行电刺激。记录硬质支气管镜留置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拔管后1、6、24、48 h POST发生率和评分、声音嘶哑(HOV)发生率,记录POST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1、6、24、48 h POST发生率和评分明显降低,POST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2组术后HOV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EAS双侧合谷和内关穴可明显降低硬质支气管镜下气道狭窄患者POST的发生率和咽喉疼痛评分,缩短POST持续时间,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