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磷酸盐脂质体对紫杉醇诱导的小鼠疼痛-焦虑共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汤慧敏, 曹君利, 汤慧妹, 樊智捷, 曹炎炎, 丁薇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2) : 865 -870.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2) : 865 -870.

氯磷酸盐脂质体对紫杉醇诱导的小鼠疼痛-焦虑共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评估氯磷酸盐脂质体(CL)对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CIPNP)模型小鼠疼痛和焦虑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空白脂质体(Control+BL)组、CIPNP+空白脂质体(CIPNP+BL)组和CIPNP+CL(CIPNP+CL)组。通过腹腔注射紫杉醇构建CIPNP模型小鼠。造模成功的小鼠,于实验第9天腹腔注射200μl CL(5 g/L)或BL。Control+BL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和BL。测量小鼠50%机械缩足反射阈值(50%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来评估CL对CIPNP模型小鼠痛阈的影响。采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来评估CL对CIPNP模型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背根神经节(DRG)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DRG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IPNP+BL组相比,CIPNP+CL组小鼠50%MWT和TWL升高,在旷场测试箱中心区域和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的停留时间百分比增加,DRG中巨噬细胞数量减少,DRG中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能缓解紫杉醇诱导的小鼠疼痛-焦虑共病行为,其机制可能是清除小鼠DRG中的巨噬细胞,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量。

关键词

氯磷酸盐脂质体 / 紫杉醇 / 疼痛-焦虑共病 / 巨噬细胞 / 背根神经节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汤慧敏, 曹君利, 汤慧妹, 樊智捷, 曹炎炎, 丁薇 氯磷酸盐脂质体对紫杉醇诱导的小鼠疼痛-焦虑共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12): 865-87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