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成像在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凌丽芳, 刘兰英, 王兵, 徐静, 龚晓燕, 曾亮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2) : 919 -924.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2) : 919 -924.

多层螺旋CT成像在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多层螺旋CT(MSCT)成像在小气道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及针灸康复科门诊诊断为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患者102例,均完成胸部MSCT检查与肺功能检查(PFT)、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查,分析检查指标间的相关性并比较小气道功能障碍(SAD)组和非SAD组间差异,分析MSCT小气道成像对SAD的诊断效能。结果 小气道管壁厚度(WT)、管壁厚度与截面直径比值(TDR)及管壁面积与截面总截面积比(WA%)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FENO均无相关性(P>0.05)。TDR、WA%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百分比(FVC%)、1秒率(FEV1/FVC)、呼气峰值流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百分比(P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时流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百分比(P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时流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百分比(P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时流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百分比(PEF75%)、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百分比(MMEF%)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1);WT与PEF25%、PEF50%、PEF75%、MMEF%均呈负相关(P<0.05);WT与FVC%、FEV1%、FEV1/FVC、PEF%无相关性(P>0.05)。吸气末相细支气管炎征象与FENO呈弱正相关(P<0.05)。与非SAD组相比,SAD组哮喘患者年龄、BMI、病程均增长(P<0.05),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明显降低(P<0.001)。SAD组MSCT小气道定性指标(吸气末相细支气管炎、呼气末相空气潴留)及定量指标(WT、TDR、WA%)均高于非SAD组(P<0.05);2组间性别及FEN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气道WT、TDR、WA%及吸气末相细支气管炎、呼气末相空气潴留征象诊断SAD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6、0.738、0.748、0.683、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小气道成像可以较准确评估哮喘患者的小气道功能。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 多层螺旋CT / 小气道 / 肺功能 / 呼出气一氧化氮 / 小气道功能障碍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凌丽芳, 刘兰英, 王兵, 徐静, 龚晓燕, 曾亮 多层螺旋CT成像在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评估中的应用[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12): 919-92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