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血清学联合影像学检查对孤立性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朱吉航, 金宇, 曹宽, 张斌, 王人颢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1) : 808 -814.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1) : 808 -814.

术前血清学联合影像学检查对孤立性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基于术前血清学指标及影像学检查分析孤立性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孤立性小肝癌患者205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143例)与验证组(62例)。通过LASSO回归与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并在验证组进行模型效能验证。结果 LASSO回归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2.65 cm、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40 AU/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1.92、纤维蛋白原与血清白蛋白比值(FAR)>0.056、包膜不完整是孤立性小肝癌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预测孤立性小肝癌发生微血管侵犯的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组和验证组联合模型的预测价值均高于单一变量模型,训练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CI 0.799~0.932),验证组的AUC为0.854(95%CI 0.748~0.960)。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训练集χ2=4.57,P=0.802,验证集χ2=11.4,P=0.122,提示训练组与验证组预测概率与术后病理结果之间拟合度较高,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阈值概率为0.05~0.75,验证组阈值概率为0.05~0.65,提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可有效预测微血管侵犯的发生。结论 基于肿瘤最大直径>2.65 cm、PIVKA-II>40 AU/L、NLR>1.92、FAR>0.056和包膜不完整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术前预测孤立性小肝癌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具有较高的价值,可指导临床决策。

关键词

小肝癌 / 微血管侵犯 / 血清标志物 / 影像学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列线图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朱吉航, 金宇, 曹宽, 张斌, 王人颢 术前血清学联合影像学检查对孤立性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11): 808-81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