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机制研究

向轩, 孟文, 陈俊锦, 陈芳红, 李海英, 何学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0) : 712 -716.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0) : 712 -716.

丹参酮ⅡA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机制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改善脂多糖(LPS)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LPS构建脓毒症心肌损伤体外实验模型,将心肌H9C2细胞分为Control组、LPS组(25 mg/L LPS处理)、TanⅡA-L组(LPS+5μmol/L TanⅡA处理)、TanⅡA-M组(LPS+10μmol/L TanⅡA处理)、TanⅡA-H组(LPS+20μmol/L TanⅡA处理)、TanⅡA-H-CC组(LPS+20μmol/L TanⅡA+10μmol/L AMPK信号通路抑制剂Compound C)。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水平,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5、10、20μmol/L的TanⅡA处理后的心肌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细胞存活率降低,MDA、SOD、LDH、IL-1β、IL-6和TNF-α水平升高,p-AMPK、SOCS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TanⅡA-L组、TanⅡA-M组、TanⅡA-H组细胞存活率依次升高,MDA、SOD、LDH、IL-1β、IL-6和TNF-α水平依次降低,p-AMPK、SOCS3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AMPK信号通路抑制剂能够逆转TanⅡA对LPS诱导的心肌细胞存活率和MDA、SOD、LDH、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以及下调p-AMPK、SOCS3的蛋白表达。结论 TanⅡA改善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AMPK/SOCS3信号通路激活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反应有关。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 心肌细胞 / 脂多糖 / 细胞存活率 / 氧化应激 / 炎症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向轩, 孟文, 陈俊锦, 陈芳红, 李海英, 何学明 丹参酮ⅡA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机制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10): 712-71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