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引导下穿刺圆孔采用不同温度射频热凝治疗重度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杨佳丽, 刘诚, 周鹏程, 郭潇, 陈沛, 薛同庆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9) : 692 -697.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9) : 692 -697.

DSA引导下穿刺圆孔采用不同温度射频热凝治疗重度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3D数字式减影血管成像(DSA)指引下不同温度射频热凝治疗重度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淮安市淮安医院疼痛与介入血管外科进行治疗的57例累及上颌支的重度PT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27例;研究组采用90℃射频热凝治疗,对照组采用75℃射频热凝治疗。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随访信息,比较2组患者镇痛有效率及复发率。回归分析射频热凝术治疗PTN的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术后即刻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6.7%(研究组)、92.6%(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疼痛缓解率均为100%。术后13个月开始出现复发病例,中位复发时间为20个月;其中研究组6例(20%)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22个月,术后13个月、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0、13.3%、20%;对照组13例(48.1%)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9个月,术后13个月、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7.4%、25.9%、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热凝温度是射频热凝术治疗PTN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研究组术后面部肿胀及面部感觉减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复视、面瘫、脑出血及死亡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采用90℃射频热凝治疗重度PTN安全有效,近期疗效与采用75℃射频热凝治疗相当,远期疗效优于采用75℃射频热凝治疗。

关键词

射频 / 温度 / 介入治疗 / 经皮穿刺 / 圆孔 / 三叉神经痛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佳丽, 刘诚, 周鹏程, 郭潇, 陈沛, 薛同庆 DSA引导下穿刺圆孔采用不同温度射频热凝治疗重度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09): 692-69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