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及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黎传清, 周一凡, 王强, 谢满意, 李中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8) : 599 -606.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8) : 599 -606.

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及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结合患者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5月—2023年6月行CEA的1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影像学表现(对侧颈动脉是否中重度狭窄、颈动脉狭窄长度以及Willis环完整性)、术前血液学指标、术中阻断期平均动脉压(MAP)及颈动脉阻断时间等,计算SII及CONUT评分。将纳入的患者分为2组:有并发症组(n=18)和无并发症组(n=17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CEA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对CEA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阻断期MAP<20%、CONUT评分及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CAR)为颈动脉狭窄患者CEA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AP、COUNT评分、CAR三者联合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效果优于三者单一预测,其AUC值为0.984。结论 术中阻断期MAP、CAR及CONUT评分可能是辅助评估颈动脉狭窄患者CEA后短期预后的潜在指标,基于术中阻断期MAP、CAR及CONUT评分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 术后并发症 / 预后 / 危险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黎传清, 周一凡, 王强, 谢满意, 李中林 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及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08): 599-60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