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鳞状细胞癌及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孙芳, 郑雨诺, 严晓南, 张蓓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2) : 146 -151.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2) : 146 -151.

外阴鳞状细胞癌及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及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VSIL)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21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病理确诊为VSCC、外阴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VHSIL)、外阴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VLSI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比较VSCC及VSIL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灶部位、阴道镜表现、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阳性率及亚型,并分析V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VLSIL、VHSIL、VSCC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45.81±18.12)岁、(54.76±18.74)岁和(65.59±14.6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CC、VHSIL及VLSIL组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外阴瘙痒和疼痛。69.57%的VSIL病灶位于外阴后联合,68.18%的VSCC病灶位于大阴唇。阴道镜下醋白反应:VLSIL组100%,VHSIL组88.00%,VSCC组90.91%。血管征象:4.76%的VLSIL和20.00%的VHSIL有点状血管样结构,而77.27%的VSCC有点状或异型血管图像。HPV感染率:VLSIL组100%,VHSIL组76.00%,VSCC组40.90%,VHSIL、VSCC组HPV16阳性率高于VLSIL组(P<0.05)。与HPV阳性VSCC组相比,HPV阴性VSCC组患者年龄更大,肿瘤中低分化占比更高,FIGO分期Ⅲ—Ⅳ期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CC与VSIL患者常见外阴瘙痒、斑块、HPV16感染,阴道镜下以醋白征象为主,VSCC血管征象明显。需进行外阴区及阴道镜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率。HPV阴性VSCC肿瘤分级更低,分期更晚,需重视基于HPV的VSCC风险分层管理。

关键词

外阴鳞状细胞癌 / 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 / P53 / 人乳头瘤病毒 / 阴道镜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孙芳, 郑雨诺, 严晓南, 张蓓 外阴鳞状细胞癌及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02): 146-15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