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

杨洪超, 孟超, 聂耳, 谢满意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3 ›› Issue (11) : 806 -810.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3 ›› Issue (11) : 806 -810.

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近闭塞颈动脉(狭窄程度≥95%)患者,共66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颈动脉切开前是否使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将患者分为吲哚菁绿组(ICG组)和非吲哚菁绿组(非ICG组)。患者术前行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颅脑磁共振(MRI)检查有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ICG组术中在颈动脉切开前使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观察颈动脉内斑块的近端和远端,剥脱斑块缝合颈动脉后再次造影判断颈动脉斑块清除及通畅情况,术后7 d内再行头颈CTA复查。比较2组识别颈动脉斑块近端和远端的效果和预后。结果 66例患者中,ICG组35例,非ICG组31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临床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组中识别斑块近端32例、识别斑块远端29例;非ICG组中识别斑块近端12例、识别斑块远端9例。ICG组识别斑块近端和远端的效果好于非ICG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头颈CTA显示7例患者属于高位颈动脉狭窄,62例患者术中切除斑块缝合血管后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显示颈动脉斑块清除、血流通畅。术后3例患者出现脑梗塞,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63例患者术后未出现明显症状。结论 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良好,在术中能够判断血管狭窄部位、斑块切除和血管通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手术操作,是一种改善手术效果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颈动脉近闭塞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吲哚菁绿 / 血管造影 / 预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洪超, 孟超, 聂耳, 谢满意 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3(11): 806-81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