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陈蕴, 汤静, 陈安珉, 黄建槐, 夏文亚, 冯锦红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3 ›› Issue (06) : 439 -446.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3, Vol. 43 ›› Issue (06) : 439 -446.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与血管内皮功能、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的关系。方法 入组维持性HD患者107例,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结果分为LVH组和非LVH组。彩超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 FMD),根据FMD值分为3组:血管内皮功能良好组、血管内皮功能一般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生化指标,对影响FMD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将HD患者是否发生LVH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D患者中LVH组FMD显著低于非LVH组,收缩压、舒张压、NLR显著高于非LVH组(P<0.05)。血管内皮功能3组间NLR、PL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FMD与LVMI、糖化血红蛋白、NLR、PLR呈负相关(P<0.05)。以是否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作为因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NLR是其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NLR预测HD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ROC曲线AUC值依次为0.605(95%CI:0.488~0.722)、0.619(95%CI:0.504~0.734)、0.794(95%CI:0.706~0.88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4.00岁、5.85%、3.42,灵敏度分别为38.2%、58.8%、94.1%,特异度分别为17.8%、63.0%、69.9%。以是否发生LVH为因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R是其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预测HD患者发生LVH的ROC曲线AUC值为0.671(95%CI:0.567~0.774),最佳截断值为3.49,灵敏度为61.7%,特异度为72.3%。结论 FMD与HD患者LVMI显著相关,年龄、糖化血红蛋白、NLR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NLR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血液透析 / 血管内皮功能 / 左室肥厚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 心血管疾病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蕴, 汤静, 陈安珉, 黄建槐, 夏文亚, 冯锦红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3(06): 439-44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