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研究绞窄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2022年收治的200例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体温、心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等观察指标,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导致绞窄性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nomogram图。结果 200例小肠梗阻患者中,有83例保守治疗成功,纳入保守治疗组;其余84例患者保守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纳入手术治疗组。2组患者是否有腹膜刺激征、是否有腹部手术史、是否合并慢性病、体温、中性粒细胞计数、CRP、降钙素原、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OR=0.9,95%CI:0.83~0.98)是导致绞窄性肠梗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是否有腹膜刺激征(OR=18.63, 95%CI:2.16~161.06)、是否有腹部手术史(OR=2.88, 95%CI:1.25~6.63)、CRP(OR=1.02, 95%CI:1.01~1.03)是导致绞窄性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是否有腹膜刺激征、是否有腹部手术史、CRP、白蛋白与绞窄性肠梗阻密切相关,有一定预测价值。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
/
危险因素
/
腹膜刺激征
/
预后
/
列线图
Key words
陈宁, 赵海剑, 张晓雨
绞窄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3(02): 79-85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