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与口服地塞米松诱发Balb/c小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比较研究

胡晓彤, 潘智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4, Vol. 34 ›› Issue (02) : 99 -102.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4, Vol. 34 ›› Issue (02) : 99 -102.

皮下注射与口服地塞米松诱发Balb/c小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比较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比较皮下注射和口服地塞米松建立Balb/c小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模型的差异,探索2种方法的优劣。方法 将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皮下注射组(注射组)、地塞米松口服组(口服组)和对照组。注射组采用每3天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次(0.5 mg/次,共16次)的方法诱发PCP;口服组经口灌服1 mg/L的地塞米松溶液1 ml,持续6周;对照1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2组不给任何药物。结果 注射组无死亡小鼠,51天后卡氏肺孢子虫(PC)总感染率为90%(27/30);口服组2只小鼠死亡,63天后PC总感染率为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检出PC包囊。结论 皮下注射和口服地塞米松方法均可成功建立Balb/c小鼠PCP动物模型。皮下注射方法与口服方法比较,具有感染率高、死亡率低、诱导时间短的优点。

关键词

Balb/c小鼠 / 地塞米松 /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 动物模型 / Giemsa染色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胡晓彤, 潘智华 皮下注射与口服地塞米松诱发Balb/c小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比较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4(02): 99-10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