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腹腔镜低位直肠吻合方法对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

谢志远, 张亮, 龚龙波, 张文涛, 林浩, 刘入铭, 张才华, 滕雪, 吕孝鹏, 符伟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7, Vol. 37 ›› Issue (10) : 631 -635.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7, Vol. 37 ›› Issue (10) : 631 -635.

改良腹腔镜低位直肠吻合方法对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低位直肠吻合方法对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并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A组36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改良吻合方法,B组38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传统双吻合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距齿状线距离、TNM分期、术前Wexner评分的差异,统计远切缘距离、吻合口高度、远端吻合环长度;并通过电话和门诊随访,采用LARS评分及Wexner评分评价肛门直肠功能。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距齿状线距离、TNM分期、术前Wexner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吻合术组的吻合口高度大于传统吻合组[(3.50±1.03)cm vs(2.87±1.10)cm,P=0.01],随访Wexner评分,术后3个月(8.61±2.44 vs 10.11±2.96,P=0.02)、术后6个月(6.36±1.81 vs 7.55±2.32,P=0.02)改良吻合组统计值均优于传统吻合组。改良吻合组与常规吻合组的LARS评分术后3个月(P=0.04)、6个月(P=0.02)的符合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改良吻合术能提高吻合口高度,减少括约肌损伤,增加对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的保护。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 腹腔镜 / 肛门直肠功能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谢志远, 张亮, 龚龙波, 张文涛, 林浩, 刘入铭, 张才华, 滕雪, 吕孝鹏, 符伟 改良腹腔镜低位直肠吻合方法对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7(10): 631-63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