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L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李海青, 曹猛, 江涛, 吴兆应, 徐溢新, 徐为, 宋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7, Vol. 37 ›› Issue (04) : 227 -230.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7, Vol. 37 ›› Issue (04) : 227 -230.

PD-L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含90例结直肠癌组织的结直肠癌组织芯片中PD-L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PD-L1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PD-L1在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81.11%,在正常组织中为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L1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相关(P=0.029),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示,PD-L1低表达组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PD-L1表达是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P<0.05)。结论 PD-L1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并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关键词

结直肠癌 / 共刺激分子 /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 / 预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海青, 曹猛, 江涛, 吴兆应, 徐溢新, 徐为, 宋军 PD-L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7(04): 227-23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