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改良抗酸染色联合单核细胞内早期分泌抗原靶-6测定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研究

唐晓洪, 来青伟, 李青云, 李昕昱, 袁蕊, 王潇, 胡朋, 葛巍, 樊红彬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7, Vol. 37 ›› Issue (01) : 36 -39.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7, Vol. 37 ›› Issue (01) : 36 -39.

脑脊液改良抗酸染色联合单核细胞内早期分泌抗原靶-6测定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寻结核性脑膜炎(TBM)早期诊断的新方法。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TBM患者38例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38例。所有病例入院后24~48 h内,腰椎穿刺脑脊液(CSF)并予常规检测,同时采用传统集菌法涂片抗酸染色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改良抗酸染色检测MTB、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结果 (1)改良抗酸染色检测MTB的灵敏度(Se)达71.1%,与传统抗酸染色(Se为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改良抗酸染色图片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内见到MTB,同时淋巴细胞内也发现MTB;在同一样本中,MTB以短棒状、点状、球形及细长弯曲型等多种形态存在。(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诊断TBM的Se为84.2%,Sp为89.5%;单核细胞表达ESAT-6最为常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内也存在ESAT-6表达现象。(3)CSF改良抗酸染色联合免疫细胞化学ESAT-6检测诊断TBM的Se为89.5%,与改良抗酸染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联合检测的Sp为89.5%,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9)。结论 CSF改良抗酸染色联合单核细胞内ESAT-6测定可以提高诊断TBM的灵敏度。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 脑脊液 / 抗酸杆菌 / 早期分泌抗原靶-6 / 改良抗酸染色 /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唐晓洪, 来青伟, 李青云, 李昕昱, 袁蕊, 王潇, 胡朋, 葛巍, 樊红彬 脑脊液改良抗酸染色联合单核细胞内早期分泌抗原靶-6测定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7(01): 36-3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