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bastatin A在小鼠脑梗死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许唯唯, 左丹丹, 唐蛟, 祖洁, 吕水清, 叶新春, 崔桂云, 刘永海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6, Vol. 36 ›› Issue (04) : 249 -253.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6, Vol. 36 ›› Issue (04) : 249 -253.

Tubastatin A在小鼠脑梗死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抑制剂Tubastatin A在小鼠脑梗死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第1部分:采用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梗死组,其中梗死组再分为梗死后1、3、5天3个亚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梗死灶周围HDAC6表达变化。第2部分:将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溶剂对照组及Tubastatin A组,采用光化学法建立脑梗死模型,于造模后1、3、5天采用mNSS评分对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并在造模后3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梗死灶周围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死组梗死灶周围HDAC6表达升高,其中梗死后第3天HDAC6表达升高最明显(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Tubastatin A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Western blotting检测梗死周围NF-κB、TNF-α、IL-6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剂对照组较脑梗死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选择性HDAC6抑制剂Tubastatin A在小鼠脑梗死中可能通过减少NF-κB、TNF-α、IL-6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

脑梗死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 Tubastatin A / 核因子-κB / 肿瘤坏死因子-α / 白细胞介素-6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许唯唯, 左丹丹, 唐蛟, 祖洁, 吕水清, 叶新春, 崔桂云, 刘永海 Tubastatin A在小鼠脑梗死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6(04): 249-25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