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危险因素探讨

朱湘芸, 王洵, 赵弘卿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6, Vol. 36 ›› Issue (02) : 127 -130.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6, Vol. 36 ›› Issue (02) : 127 -130.

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危险因素探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7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5.7%)、感染性休克(28.6%)和呼吸衰竭(14.3%)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年龄、ICU住院时间、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机械通气时间、起病至确诊时间、APACHEH评分、MODS评分、氧合指数(FiO2)、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和降钙素原(PCT)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病至确诊时间、APACHEH评分、A-aDO2、FiO2和年龄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起病至确诊时间、APACHEH评分、A-aDO2、FiO2和年龄为独立影响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因素。

关键词

重症病毒性肺炎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预后 / 危险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朱湘芸, 王洵, 赵弘卿 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危险因素探讨[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6(02): 127-13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