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荆素对小鼠急性内脏痛的调节及机制研究

马兴对, 黄思婷, 陈翠翠, 章功良, 董六一, 李北平, 张咏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6, Vol. 36 ›› Issue (01) : 1 -5.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6, Vol. 36 ›› Issue (01) : 1 -5.

牡荆素对小鼠急性内脏痛的调节及机制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牡荆素对小鼠急性内脏痛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48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n=8):空白对照组(Con组),生理盐水组(NS组),乙酸模型组(HAc组),牡荆素低剂量+乙酸组(L组),牡荆素中剂量+乙酸组(M组),牡荆素高剂量+乙酸组(H组)。通过对小鼠腹腔注射0.6%乙酸建立急性内脏痛模型,观察乙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扭体反应次数;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降结肠炎症反应情况;应用免疫荧光观察小鼠前扣带回皮质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结果 与Con组、NS组比较,HAc组扭体反应潜伏期明显缩短,扭体次数增多,降结肠炎性细胞明显增多,同时前扣带回皮质小胶质细胞活化明显;与HAc组比较,牡荆素各剂量组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或P<0.01),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与HAc组比较,牡荆素各剂量组小鼠降结肠炎症细胞显著减少,与行为学结果相一致;牡荆素各剂量组小鼠前扣带回皮质小胶质细胞活化数有减少趋势。结论 牡荆素通过抑制小鼠急性炎症反应和前扣带回皮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对乙酸致急性内脏痛发挥镇痛作用。

关键词

牡荆素 / 急性内脏痛 / 炎症反应 / 前扣带回皮质 / 小胶质细胞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马兴对, 黄思婷, 陈翠翠, 章功良, 董六一, 李北平, 张咏梅 牡荆素对小鼠急性内脏痛的调节及机制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6(01): 1-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