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缺血预处理方法减轻肝切除患者术后肝损伤及调控自噬蛋白表达的应用比较

郭浩, 王云, 王亦秋, 拾锦, 刘斌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Vol. 40 ›› Issue (11) : 805 -811.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Vol. 40 ›› Issue (11) : 805 -811.

不同缺血预处理方法减轻肝切除患者术后肝损伤及调控自噬蛋白表达的应用比较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肝切除患者术前应用肢体缺血预处理,术中应用肝门缺血预处理,诱导肝脏组织自噬信号,进而减轻肝切除患者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肝损伤。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行肝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共160例。对照组:实施正常肝切除手术;实验组1:实施术前肢体缺血预处理+正常肝切除手术;实验组2:实施术中肝门缺血预处理+正常肝切除手术;实验组3:实施术前肢体缺血预处理+术中肝门缺血预处理+正常肝切除手术,每组40例。监测患者肝损害,检测患者肝组织中自噬蛋白、凋亡蛋白变化,并比较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肝功能:实验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实验组3较实验组1和2效果更加明显(P <0.05)。自噬蛋白:实验组患者肝脏组织的自噬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3较实验组1和2自噬蛋白表达更加明显。凋亡蛋白:实验组较对照组凋亡蛋白表达降低,其中实验组3最低(P <0.05)。肝脏苏木精-伊红染色:各实验组患者肝脏均显示不同程度坏死、脂肪变性等,其中实验组3患者肝脏苏木精-伊红染色评分最低(P <0.05)。术中相关情况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而实验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肢体缺血预处理联合术中肝门缺血预处理可以诱导患者肝脏组织中自噬信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肝切除患者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肝损伤,且对肝功能损害的缓解效果较单独术前肢体缺血预处理及单独术中肝门缺血预处理更加明显,为临床减轻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损伤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处理 / 肝门缺血预处理 / 缺血再灌注损伤 / 肝切除 / 自噬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郭浩, 王云, 王亦秋, 拾锦, 刘斌 不同缺血预处理方法减轻肝切除患者术后肝损伤及调控自噬蛋白表达的应用比较[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0(11): 805-81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