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非尼酮对人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王凤珍, 王兆红, 夏计划, 周恒才, 拾坤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Vol. 40 ›› Issue (11) : 795 -799.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Vol. 40 ›› Issue (11) : 795 -799.

吡非尼酮对人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对人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组织块培养人硬膜外瘢痕细胞并建立细胞系,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吡非尼酮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划痕法观察细胞迁移,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Smad2、磷酸化的Smad2 (phospho-Smad2)、Smad3、磷酸化的Smad3 (phospho-Smad3)表达。结果成功分离培养人硬膜外瘢痕成纤维细胞。吡非尼酮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活性(P <0.05),且并未增加成纤维细胞的凋亡(P>0.05)。吡非尼酮可抑制细胞的迁移,并抑制α-SMA、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结论吡非尼酮可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及迁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通路及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实现的。

关键词

吡非尼酮 / 成纤维细胞 / 迁移 / 增殖 / 分子机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凤珍, 王兆红, 夏计划, 周恒才, 拾坤 吡非尼酮对人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0(11): 795-79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