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位置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及跳跃性转移特征分析

张传灼, 高国宇, 任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9, Vol. 39 ›› Issue (03) : 172 -175.

PDF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9, Vol. 39 ›› Issue (03) : 172 -175.

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位置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及跳跃性转移特征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不同位置其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研究颈侧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3例术后经病理证实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且手术方式为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单侧择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病例,甲状腺癌位置分为上、中、下部,统计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依据术后中央区淋巴结有无转移分为对照组和跳跃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得出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位置甲状腺癌仅在Ⅱ区转移率上有差异(P=0.027),位于上部的甲状腺癌容易发生跳跃性转移(P=0. 001),且多转移至Ⅱ区(58.3%);跳跃性转移率为17. 81%(13/73),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为上部(OR=14.010, 95%CI 1. 213~161.774)、原发癌单灶(OR=0.085, 95%CI0.007~0.969)、原发癌直径(OR=0.028, 95%CI0.001~0.745)。结论跳跃性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甲状腺癌位于上部、原发癌有无多灶及原发癌直径较小是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上部癌更多转移至Ⅱ区,手术时应该引起重视。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 颈侧区淋巴结转移 / 跳跃性淋巴结转移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传灼, 高国宇, 任明 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位置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及跳跃性转移特征分析[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 39(03): 172-17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